时间: 2025-02-18 00:51:22 | 作者: 华为网盘网页版登录入口
以“绣花”功夫推进治理精细化,延伸服务触角,推动“多格合一”工作走深走实,是王臻一直努力在做的。半年以来,她走街串巷,建起了组织,盘活了阵地,也温暖了街区商户和新就业群体。她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建引领下的街区治理新温度。
王臻的本职工作是静安区孙克仁老年福利院的院长助理,面对街区党建这个全新的领域,她充满了信心:“不要怕,路总是能走出来的,党建工作也是能干出来的!”在适应新岗位的过程中,王臻边实践边学习,并发现与之前工作的最大不同在于需要更多地走进街区进行走访。“我发现跟以前工作内容最大的不同是——要去街区多走访。除了日常的工作之外,我现在一有时间就去扫街,和店主们‘嘎讪胡’。”
为了尽快摸清沿街商户的详细情况,王臻与街区党支部的党员们带着“联新卡”逐户走访调研。他们通过主动上门、深度访谈、精准了解需求等方式,让街区的信息更加清晰,动态更新更加及时,服务也更加贴近实际的需求。初次走访时,店主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作为“小个专”群体,他们表达了内心真实的需求和想法,这进一步坚定了王臻的信心。随着一次次登门走访,她与街区商户们的关系越来越紧密,逐渐触摸到了街区最真实的脉搏。
一次走访时,王臻走进了华山路边的茶室“沐白茶事”,老板林华伟一如既往地热情迎接。“林老板,我们街区党支部最近组织了很多公益活动,并链接了不少资源。你有什么需求都能告诉我,看看我们能不能帮你解决。”王臻详细的介绍了街区党支部近期组织的各种活动。
林华伟对此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林华伟告诉王臻,他在街区经营多年,之前已被吸纳成为街道青春小店主理人,对巨富长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对于如何提振青年消费和网红茶馆如何赋能网红街区等议题有一些独到的想法,并表达了希望为街区治理贡献自己力量的愿望。“欢迎你提交入党申请书!也欢迎你有时间多参与我们的街区活动,大家一起共同进步!”王臻热情回应道。
学习研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体验蔡元培故居情景党课、结对共建签约……自2024年8月街区党支部成立以来,为了让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形式更丰富多样,王臻经常动脑筋挖资源,“人民的城市——上海打造人民城市最佳实践地”主题展、中国无线电密码通信工作诞生地历史陈列展,最新最热的红色主题展览资讯,她总能第一时间掌握。
在全覆盖走访过程中,王臻充分的发挥网格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致力于做好组织引领和凝聚吸纳工作。通过深入走访,她排查核实了街区内的15名流动党员,并收到了2名来自新兴领域的从业人员递交的入党申请书:一位是她所在养老院的“00后”工会主席,另一位正是“沐白茶事”的老板林华伟。王臻时常与工作伙伴们分享她的感慨:“党建引领下的街区工作展现出了很强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感染力。”
另外,巨富长动力街区积极探索打造“街区灵感便利店”,使其成为涵盖新就业群体意见征集、街区议题讨论、生活方式探索、跨界资源交换、街区治理参与等多元功能的议事场域。
王臻通过走访发现,咖啡厅、茶饮店慢慢的变成了街区一道亮丽的“新兴”风景线。为有效搭建与新兴领域青年沟通的桥梁,激发街区商户活力,她组织并且开展了以“茶咖灵感生活方式”为主题的“跨界聚会”,吸引来自街区文创、茶饮、咖啡等行业在内的10余位新兴领域青年代表,从多元视角畅议美好街区的无限可能,共同探索街区有态度的生活方式、有共鸣的治理共识和有期待的共创行动。“更好,从问题开始”“灵感开架盲盒”推动着王臻不停地改进革新书记工作室的“社交模式”,持续探索着“政治引领、街区治理、生活服务”三位一体的街区善治新模式。
一天,巨鹿路808号的商户雅瓷给王臻打来电话:“我们门牌旧得看不清字了,怕大家找不到我们,请问能联系哪个部门申请换牌啊?”接到电话后,王臻立即在街区党支部的工作群里为雅瓷寻求帮助。通过微信群的高效沟通,在街道后援团的协助下,属地社区民警迅速响应,及时帮他们完成门牌换新工作。
雅瓷是静安本土成长起来的汝窑瓷器品牌,深耕巨富长街区十余年。自从街区党支部成立之后,他们的归属感更加强烈了。通过帮他们解决一件又一件小事,王臻以绣花功夫将他们发展成为亲密无间的“街区合伙人”。目前,雅瓷自发在店内开辟了暖“新”服务点,为新就业群体无偿提供饮水和歇脚的地方。
除了协助雅瓷解决更换门牌问题,作为巨富长综合网格的关键一环,街区党支部还在推进“多格合一”工作中,通过凝聚各方力量、优化资源配置,取得了诸多显著成果。王臻充分用好“支部发起、网格自办、部门协办、街道统筹”的问题闭环处置机制,并依托“街委会”等议事平台,联合超过10家骨干商户,积极主动地发现并解决街区面临的问题。通过街道“后援团”助力,推动解决街区内快递堆物、文明养宠及青年创业扶持等问题,夯实街区善治根基,提升网格治理效果。
以中心城区普遍面临的“最难解的应用题”——沿街快递堆物分拣为例,这样的一个问题同样困扰了最美巨富长梧桐街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王臻进行了实地调研,走访三家快递站点,进一步探索站点及快递员们的需求。随后,她组织召开“街委会”,邀请街区内的多方代表共商共议,听取网格内不同群体声音与建议,并结合街道赋能后援团意见,最终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设置固定快速分拣点、成立志愿者队伍在分拣高峰时段参与管理、物业及行政部门加强对规范投递的巡逻监督等务实举措,以绣花之思绘出了解题的最大同心圆。
前段时间,王臻去巨鹿路探望了刚刚经历了一场肿瘤手术的服装店老板娘。尽管身体还在恢复中,老板娘却没有安心休养,仍在不停处理店铺事务。等到她打完几个电话后,王臻安慰了她焦虑的情绪,并了解到她的困扰:
出院后,面对复杂的报销流程以及户口与居住地分离的问题,老板娘不知道怎么来开始办理工会医疗报销,四处询问朋友也未能找到解决方案。“我的户口在市区,但我住在青浦,不知道该去哪里办理工会医疗保险报销。而且我刚做完大手术,实在承受不了长途奔波。”老板娘无奈地说。
得知情况后,王臻根据之前梳理的资源清单,迅速向老板娘详细解释了一网通办的有关政策,并立即联系了静安寺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确认了办理所需的具体手续和材料。看着老板娘逐渐舒展的眉头,王臻知道这次探访没有白费。
这样双向奔赴的暖“新”故事还有很多,正是一次次雪中送炭,让王臻与街区商户得以交心,情谊不断加深。
谈到今后的工作,王臻有自己的思考。“我在养老院工作,希望能把街区的资源带去老人身边,凝聚更多商户,开展结对志愿服务,也为网格治理提供一些新思路。”她表示,未来将继续运用好“新”身份,服务好“新”对象,发挥街区党支部凝心聚力的作用,推动网格内各类资源和力量下沉到一线,以“小网格”撬动“大格局”,不断的提高街区商户的幸福感与归属感,绘好梧桐树下魅力街区的新画卷。
自新兴领域党的组织体系全覆盖工作开展以来,从临街党群服务阵地,再到充满烟火气的小店、繁忙的快递站、万家灯火的人才公寓驿站……一批批党员骨干给静安街区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基层治理带来新的视角和方法。但是,变化之中的不变是进百家门、暖百家心,这是新时代“街巷总理”们所执守的不二法宝。
“我在街区当书记”专栏由此推出,带大家感受街区党支部书记们在绘就新兴领域党建“同心圆”、朴实向下扎根的工作作风的同时,奋力一跳成为基层治理“中坚力量”的心路历程和成长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