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网盘网页版登录入口

2006年贵州发现两台美国发电机持续发电80多年至今仍正常工作

时间: 2024-12-23 07:12:46 |   作者: 华为网盘网页版登录入口

  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历史上,中美两国曾有过多次“蜜月期”,比如70年代尼克松访华后中美密切合作的时期,又比如在抗日战争时期作为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同盟时,也曾有过密切合作。

  在那个战火肆虐中华大地的年代,中国人民团结起来抵抗外敌的同时,美国也为我国提供了许多帮助,一个在贵州溶洞中的水电站就是这段历史最好的见证。

  那么,水电站的修建过程经历了哪些困难呢?美国的发电机又是如何跋山涉水来到我国贵州的呢?

  1999年贵州桐梓县政府曾接到上级的通知,近日会有外宾来县里访问,很可能给桐梓县带来不菲的投资。

  得知消息后县政府很重视这次外宾来访,上上下下忙碌多日,做好万全的准备,希望外宾来的时候能在每个方面都感受到桐梓人民的欢迎。

  很快,两位美国通用公司的代表来到桐梓,通用公司是赫赫有名的世界五百强企业,技术先进资金雄厚。

  这样的名企如果能引进,自然会极大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县政府很意外也很惊喜,迫不及待地就想让翻译说明,县里对外资引进的优待政策。

  可刚寒暄了几句,美方代表马上就表明他们并不是来投资的,而是向桐梓县购买一样东西,并开出了200万美金的价格。

  在年财政收入才5000万的桐梓县,200万美金无疑是一笔巨款,当地本就不富裕,如果有了这笔钱一直无法落地的养老院和桥梁都可以动土。

  这笔钱对改善当地民生作用重大,但当县长问清楚对方要购买的东西是什么后,却陷入了沉默。

  美国的两位代表想带走的是天门河水电站的两台水电机组,是由通用公司生产的,1945年这两台机组历经万难被运到中国,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后,整整54年都一直在运行使用。

  对于通用公司这样历史悠远长久的企业来说,这两台跨越半个世纪依旧能运行的机组无疑是产品的质量极好的象征,所以闻讯后迫不及待的派专员前来高价回购。

  桐梓县政府也很清楚,虽然这两台水电站机组还在运转,但毕竟当年的技术已跟不上现在的发电需求了。

  如今每年天门河水电站只能发电270千万,这个无法再扩建的老水电站,看上去聊胜于无。

  如果答应美国人的回购申请,那这个老水电站就可以最后一次创造巨大价值,机组拆卸后县政府还能顺势将其关停,可谓皆大欢喜。

  县长耐心的和美国代表解释,如今的天门河水电站虽然发电量不多,但它的存在是那段特殊历史的丰碑,也是中美友谊的象征,远不是金钱能衡量的。

  一切的一切要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同年底淞沪会战打了3个月,战后日军分三路逼近南京,国民政府摇摇欲坠。

  于此同时,日本侵略者早就暴露出惨绝人寰的丑恶嘴脸,他们在中国烧杀抢掠实行焦土政策,大量的工厂、商业、民居被焚毁,国民经济遭受重大打击。

  为了保存实力和侵略者斗争,国民政府决议迁至重庆,在政府机关急切的向内陆转移的同时,学校、医院、工厂的大量人员也开始迁徙。

  日本侵略者为了以战养战,在摧毁工厂的同时也抢占了不少工厂生产战时物资,以便长期在我国横行霸道,此时国民政府才意识到保护中国工业的重要性。

  因此我国东南沿海诸多工厂公司开始内迁,广东第一兵工厂也接到了转移通知,全厂上下加班加点用了整整一个月才拆卸运输完设备,转移到了广西融县。

  在这里和广西兵工厂合并成为第四十厂和四十一厂,这两个兵工厂的主要任务就是生产,为前线提供武器装备。

  这样重要的军事设置自然是敌人着重打击的目标,1938年四十一厂的厂房刚搭建好就遭遇了日军的轰炸,好在全厂职工带着设备及时转移,才没被日军得逞。

  但此时日军已经侵入广西,四十一厂无法继续在广西安营扎寨,只能继续向西迁徙进入贵州,最后一直到贵州桐梓才安顿下来。

  彼时之所以选择去桐梓建厂,四十一厂的领导们也是经过深入考量的,首先桐梓距离重庆不远又占据要道,交通和信息传递上占有优势。

  然后就是这里是山区气候多变,尤其多云多阴天,日军很难飞行侦查,方便我方隐蔽。

  最后这里一直有着浓厚的抗战氛围,除了四十一厂,还有不少学校和机关都搬来这里,著名的“中华民国海军学校”也重新在此设立。

  为了最大限度的保证兵工厂的安全,四十一厂新厂址选定在一处修公路时发现的溶洞中,贵州本就是多山多溶洞地貌,这样的大型的溶洞隐蔽又开阔。

  从1940年第一批设备运抵桐梓到1942年7月工厂建好,四十一厂在建厂的同时慢慢的开始生产武器,不断为前线送去枪炮和子弹。

  四十一兵工厂每月可以生产上千把步枪、三百挺机关枪,可随着厂房建好,产量也陷入了瓶颈,究其原因是电力供应不足。

  一开始厂里都依靠两台大功率的柴油机,但在当时柴油紧缺,厂里不得不组织去重庆找柴油,甚至收购大量菜籽油成立炼油厂来应急。

  但随着厂房完全建立,电力始终跟不上生产,厂长钟道锠将目光投向桐梓县附近的天门洞。天门河从此处飞流直下,建水电站才能彻底保障用电。

  在水利专家反复论证后,天门河水电站1941年破土动工,该项工程被交给了工程学会的陈祖东担任总设计师。

  为了防止敌军发现轰炸水电站,专业的人建议将水电站建在溶洞中,可复杂的地貌条件为建设者增加了重重障碍。

  前后有8家施工公司参与到建设中,当地还有数千名民工日以继日不辞辛劳,为水电站付出了全部的心血。

  如今当地还有老人从父辈口中得知当年建设水电站时的艰辛,由于水泥这样的建筑物资在战时奇缺,当初修砌大坝水渠的接缝用的都是红砖磨粉拌上糯米来加固。

  红砖磨粉都需要牛来拉磨,由于工程量巨大,连牛都累死了很多头,可见当时建设天门河水电站有多不容易。

  为了迷惑日军,人们还特意将水电站上游的蓄水湖建成了旅游景点,由于建设者不少人来自江浙,便把西湖的三潭印月等美景复刻过来,这处蓄水湖被称为小西湖。

  但对于建造者们来说,不管多难水电站的外部结构经过努力都能完成,但水电站的核心水电发电机组能不能成功采购安装,才是整个工程最关键的一环。

  由于国内当时的工程技术相对落后,世界上顶尖的水电站运行机组基本都产自美国,按照规划,天门洞水电站的机组也准备从美国采购安装。

  在水电站紧锣密鼓修建初期,兵工厂的署长俞大维就亲自带着专家去美国考察采购机组,并和美国通用公司签下合约购买两台水电站机组,约定在1942年6月交付。

  但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整个太平洋地区局势紧张,加上日军的重重封锁,机组无法通过海运直接交付给我国。

  万般无奈下美国只能先把机组运到了印度,相对中国仅仅一山之隔,但要把机器运到中国也是万般困难。

  在陈祖东两次赴印调解后,驻印美军空运部答应运输这两台机组,他们在印度尽可能拆分了机组来分批运送,但主要部件还是异常沉重,电机芯就重达三吨。

  此时日军对中国几乎是全面封锁,公路运输遭受日军的狂轰滥炸,联通滇缅的公路是南下的要道自然是日军看守攻击最严密的地方。

  如此重要的机组只能想办法空运到国内,最大有可能的方式是美军把机组分批运到昆明,然后四十一兵工厂再想办法用卡车把机组分批送到水电站重新组装安装。

  可摆在中印两国间的山脉并非寻常山脉,而是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脉,几千米的死亡落差别说运输大型物资,光飞越就绝非易事。

  其实当时被拦截在我国国门外的不仅仅是天门河水电站的机组,还有大量的国际援华物资。

  如果不打破日军封锁的僵局,那整个亚洲战场势必会被日本拖进暗无天日的久战中。

  打势在必行,为此中美两手开辟了一条全新的空运线路,飞机从印度、缅甸满载物资通过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一个形似驼峰的山口,飞抵中国。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驼峰航线英里,最高海拔却要爬升到七千米,一路上翻越的雪山基本都在四五千米的海拔。

  这条航线在二战时期空运物资重达85万吨,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但这样的荣耀建立在无数的牺牲上,因此,这条航线在当时也被称为“死亡航线”。

  二战结束后,《时代周刊》提起驼峰航线公里的高山峡谷、雪原冰川中满布飞机碎片,破碎的铝片在阳光下闪烁,成为著名的“铝谷”……

  这条极高海拔的航线,即便对于当时经验比较丰富的飞行员来说都是噩梦一般的存在,常年极端的天气特征情况导致这里终年不断都是强对流气候。

  低温、冰冻、低气压……等诸多极端飞行条件让在这里飞行的飞机随时处在撞山、坠毁、迷途的边缘。

  3年的时间,拥有100架运输机的中国航空公司,在这里坠毁48架运输机,168位飞行员牺牲。

  而美军在此损失了1500多架运输机,将近3000位飞行员埋骨于此,损失率超过了惊人的80%。

  而由于地势太过险峻,即便知道有飞行员遇难,人们却都无法前往善后,只能让他们埋藏于冰雪之下。

  这条航线无疑是二战中最危险的一条航线,可即便这样,人们也无法放弃使用这条航线,因为这是进入中国唯一的空中桥梁。

  在这样极端条件下,运送笨重的天门河水电站机组,对于飞行员来说就是九死一生。

  尤其重达3吨的电机芯,如果能顺利运输,那就将是驼峰航线上单机最高空运重量的记录。

  此时担任美军机场主管的卡尔德少将站了出来,他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机组的顺利运输亲自进行押运。

  前后多次的运送过程充满坎坷,卡尔德少将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机组才都顺利的抵达昆明。

  1945年4月,机组在水电工程处安装调试完毕,天门河水电站正式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这个主体工程几乎全部建在地下溶洞的水电站。

  1946年7月四十一厂裁并,水电站被移交给当地政府作为民用供电继续运行,当地人民亲自参与建设了天河门水电站,也和它建立起深厚的感情。

  1949年解放前夕,当时的县长妄图炸毁水电站,是当地的人民站了出来极力反对,甚至自发倒班24小时守护,才保住了水电站。

  在这期间由于年代久远,水电站的主体电路也有磨损老化,这里的工人时刻关注着水电站的运营状况,及时查漏补缺,才保证了水电站这么多年都在顺利运行。

  这两台机器算起来工作了78年,这也是美国通用想将其回收,作为他们机器制造“活化石”像外界展示的原因。

  虽然那时候天门河水电站只能为周围4个村落提供照明用电,但他慢慢的变成了这段特殊历史的丰碑,他的建设凝聚了无数人的血汗,也是中美友谊的象征。

  2006年,天门河水电站被评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一个来此游览的游客依旧能够正常的看到风光秀丽的“小西湖”,和依旧在默默运转的美国通用电机。

  2008年5月新天门河水电站成立,这两台电机和水电站的旧址成为人类对抗日战争时期,中美互助、中国艰难抗战的象征被永久保留。